活動回顧 | 流光溢彩當如是:青少年親制漆扇,指尖流淌千年非遺之美
7月14日,南京師范大學“遺藝古韻,童繪非遺”暑期實踐團隊于南京問象藝術空間(頤和路)成功舉辦“流光溢彩當如是”非遺漆扇體驗活動。數(shù)十名青少年化身“小小非遺傳承人”,在沉浸式課堂中溯源漆藝千年文脈,親手制作飄漆扇,于水色交融間,感悟中華傳統(tǒng)工藝的深邃魅力。
溯千年漆魂,啟文化薪火
活動以一堂生動的“漆扇前世今生”文化課拉開序幕。實踐團隊陶馨馨同學以“大漆”為線索,引領青少年穿越八千載時光長河:“漆,木汁也,如水滴而下”——從新石器時代跨湖橋漆弓,到盛唐宮廷漆扇珍品,大漆工藝貫穿中華文明史。漆器曾隨絲路遠播海外,被歐洲誤稱“Japan”,終正名為“l(fā)acquerware”,成為東方美學的重要象征。陶馨馨同學以“百里千刀一斤漆”的艱辛采漆歷程為例,闡釋非遺傳承的珍貴價值,通過對比繁復的彩繪漆扇與靈動的飄漆工藝,揭示“一半人為,一半天成”的匠心理念,引發(fā)孩子們對傳統(tǒng)與現(xiàn)代融合的思考。
(團隊成員陶馨馨同學授課照片)
染一扇流霞,悟匠心天成
制作環(huán)節(jié)將活動推向高潮。在團隊成員指導下,參與同學佩戴防護手套,化身巧手匠人:輕搖漆液,將緋紅、碧落、玄青等傳統(tǒng)中國色滴入水中,任其暈染成瑰麗紋路;以木筆輕撥,勾連出瞬息萬變的“水中畫”,再屏息凝神,將素扇以垂直、側旋等技法緩緩浸入——水流紋路如星河傾瀉,瞬間定格于扇面。孩子們驚嘆于大漆與水碰撞的“無法預計之美”,更在擦拭、風干的等待中,體味傳統(tǒng)工藝的耐心與匠心。
(參與學生體驗漆扇制作照片)
承非遺星火,繪時代新章
活動創(chuàng)新融入翻轉課堂與角色體驗。參與學生踴躍擔任“非遺宣傳員”,以童言稚語演繹漆扇故事:“它是會說話的歷史書,藏著祖先千年的智慧!”結束語中,“精于工、匠于心、品于行”的箴言,與“手工藝是精神原鄉(xiāng)”的慨嘆,深深烙印在孩子們心中。一把把獨一無二的飄漆扇,不僅承載著夏日清涼,更成為連接古今的文化信物。
(團隊成員鄭翔萌同學教授翻模擬非遺主持照片)
(合照)
本次活動以“非遺+美育”的創(chuàng)新形式,將漆扇這一“流動美術館”轉化為青少年可觸可感的活態(tài)文化課堂。實踐團隊表示,未來將持續(xù)探索非遺傳承新路徑,讓千年技藝在當代童心灌溉下,煥發(fā)更加絢麗的流光溢彩。
文字|丁彤
圖片|陶馨馨、鄭翔萌
江蘇蘇訊網(wǎng)版權及免責聲明: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XXX(非江蘇蘇訊網(wǎng)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如因作品內(nèi)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的,本網(wǎng)按規(guī)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,請致電025-86163400 ,聯(lián)系郵箱:724922822@qq.com。